中央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大 自治区政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繁/简
搜索
icon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州动态
回到首页

新疆喀什:“四把钥匙”解锁城乡居民“幸福密码”

  • 2025-10-20 12:10
  •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 访问量:
  • 【字体:      
  • 分享:


“七秩辉煌铸根基,继往开来绘新篇”。在党中央的殷切关怀下,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喀什地区以筑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民生基石,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乡村振兴为发展主线,为城乡居民的幸福生活铺就坚实道路。作为自治区民生答卷的重要一笔,喀什地区深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聚焦基础养老金上调、集体补助落地、鼓励提档缴费、服务质量提升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书写出民生保障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的时代华章,为各族群众筑牢“老有所养”的民生安全网,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切实提升城乡居民在养老保障方面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绘就共同富裕的民生图景添砖加瓦。

基础养老金普涨兜牢兜稳民生保障水平

“我9月份查社保卡,发现养老金多了330元,正纳闷呢,村里社保协办员就告诉我,城乡养老金每月提高了50元,党的政策亚克西!”喀什地区疏附县乌帕尔镇阿依丁库力村麦麦提·伊敏大叔在收到调标补发的养老金后难掩喜悦。这背后,是疏附县在今年1月1日率先上调县级基础养老金30元,叠加中央基础养老金上调20元的政策红利,每月增加50元,这不仅是数字的提升,更是“民生温度”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象化表达。


图为:“石榴花”志愿宣传服务员入户向村民解读城乡居民待遇调整相关政策。

麦麦提·伊敏大叔的喜悦并非个例。2025年以来,喀什地区锚定国家和自治区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决策部署,把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列为地区十件民生实事重点任务,通过高位推动、专班指导、多元筹资、全区域覆盖,让34.13万城乡居民共享待遇增长红利。此项举措为居民“养老钱包”注入实质动能,构建起“防返贫”的坚固堤坝,稳定的养老金收入从源头上阻断“因老返贫、因老致贫”,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集体补助破题多元拓展筹资渠道

近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班迪尔乡波斯特班迪尔村通过村民大会表决,敲定2025年该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00元”,村民个人账户喜添“集体助力金”。

“以前仅靠自己缴纳参保费,现在村里还补助300元,养老底气更足,咱们晚年生活更有盼头!”该村村民克孜丽克力·达西买买提感慨,道出群众对这份“养老保障加码”的真切认同。

喀什地区人社、农业农村、税务等部门与基层组织协同发力,主动破局拓宽第三筹资渠道,以村集体经济补助为支点,充实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乡村振兴赋能养老新局。各县市立足实际,遵循“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原则,创新推出定额普惠补助、缴费档次激励补助、积分奖励补助、困难群体帮扶补助等多元模式,让集体经济既有“普惠温度”,又有“激励精度”。截至目前,全地区607个村已实现集体补助全覆盖,惠及13.77万城乡居民,补助资金达325.41万元。集体补助政策的落地实施,标志着喀什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体系从“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的传统筹资模式向“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的多元协同筹资模式的跨越,为筑牢农村养老防线、推动城乡居民共享乡村振兴红利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实际个人缴费水平

在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征程中,喀什地区锚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目标,将工作重心从“保基本”向“促发展”转变,聚焦低档次缴费占比较高的问题,通过创新工作模式,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持续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结构。同时,喀什地区组建“石榴花”志愿宣传服务队,构建地县乡村四级宣传矩阵,激活社保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社区)社保协办员等基层力量,借助村(社区)周一升国旗、农牧民夜校、文体活动等契机,以“板凳会”“流动小课堂”等接地气的形式,把“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政策红利转化为群众看得懂的“明白账”“明细账”。

巴楚县60岁的肖芝荣老人因选择高档次缴费,每月领取800余元养老金,从“政策受益者”转身成为“义务宣传员”,用“养老金是他人的2-3倍,腰杆子更直”的切身感受,向乡邻传递着高档次参保缴费的价值。

这种群众自发的“口碑宣传”,加之喀什地区对“低档次缴费占比高”问题的靶向攻坚,最终转化为亮眼的民生答卷:2025年喀什地区选择200元以上缴费档次占比上涨7.9个百分点,提档缴费新增19.97万人,176.75万名参保缴费群众人均待遇水平实现增长,深刻体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政策的引导成效。情暖千家万户服务质效全面提升

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石,服务质效是政策惠民的落脚点。喀什地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的部署要求,以前移服务关口、升级服务能力为抓手,将社保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转化为“服务零距离”,让惠民政策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指数。喀什地区坚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破经办机构的传统服务边界,将社保基层服务平台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延伸。通过“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路”,依托基层服务平台实现参保缴费、领取待遇、权益查询和生存认证等15类社保业务“不出村可办”,大幅缩短群众办事时间与距离,今年以来已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28.5万笔,生动诠释了社保服务“便民、利民、惠民”的核心要义。同时,喀什地区严格对标自治区关于社保经办队伍建设的要求,创新采用线下“现场集中轮训+点对点培训+面对面指导+送教上门+讨论学习”,与线上“钉钉+视频会议+录屏回放”相结合的多维培训体系,围绕社保政策解读、系统操作实务等重点内容开展全覆盖、链条式培训,今年已开展培训10余场次,培训9000余人次,为提升社保服务质效筑牢专业人才支撑。


图为:“石榴花”志愿宣传服务员上门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传递温情。

社会保障关系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下一步,喀什地区将继续以“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方针为指导,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项工作,持续深化社保服务便民化改革,让社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切实增强城乡居民晚年生活的底气与尊严,为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基层实践力量。

【TOP】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