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大 自治区政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繁/简
搜索
icon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州动态
回到首页

新疆沙雅县:技能照亮前程 匠心赋能振兴——“技能照亮前程”行动纪实

  • 2025-09-02 17:17
  • 来源:人社厅
  • 访问量:
  • 【字体:      
  • 分享:

在我国广袤的西部大地,新疆沙雅县正以一场波澜壮阔的技能培训行动,在农牧民就业增收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书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崭新篇章。近年来,沙雅县紧紧围绕就业优先战略,以推进机械采摘农业现代化为重要契机,充分依托当地180万亩棉花种植的丰富资源禀赋,大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为农牧民群众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生活的新大门。

洞察产业困境 政策引领破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浪潮席卷而来,沙雅县依托180万亩棉花种植的资源优势,农机产业蓬勃兴起。然而,在深入调研中,人社、农业农村、商工等多部门发现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采棉机驾驶、维修等技能人才本土化率低,从业人员技能素质参差不齐等状况,如同层层阴霾,阻碍着农机产业迈向更高台阶。

面临新的挑战,沙雅县委、县政府先觉先行。深知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质、本土化的技能人才队伍。一场聚焦农机技能人才培养的战役就此打响。

为从根源上解决农业领域技能人才短缺难题,沙雅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出台“千师万匠”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行动三年实施方案。该方案紧密贴合市场需求,精准定位紧缺工种,定制化开展多元化技能培训,涵盖客货运AB照、大型工程机械、农机组合式培训、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培训等多个关键领域,为农牧民提升技能提供了广阔路径。

资金保障是推动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县财政与援疆资金携手发力,投入500余万元专项资金,为特色化培训筑牢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沙雅县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农机交流微信群、进村入户宣传、公开发布公告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惠民政策。细致入微的宣传工作成效显著,成功吸引1450名城乡劳动力踊跃参训,其中脱贫户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农村4050人员达310人,占比21%。这些群体成为技能培训的积极参与者,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创新培训模式 激发内生动力

在培训方式上,沙雅县大胆革新,力求摆脱传统培训的弊端,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人社部门发布培训项目公告,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员。学员可依据自身意愿,选择到所在乡镇或人社部门报名。人社部门以承诺(协议)的形式,明确培训时间、要求、补贴条件等具体条款。学员拥有自主选择权,可自行挑选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并与之签订培训协议,先行支付培训费用。待取得相应的驾照(技能等级证书)后,再前往人社部门领取补贴资金。人社部门严格按照协议审核材料,确保补贴资金准确无误地发放至个人银行卡。

这种灵活的培训模式,既赋予学员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又保障了培训的质量与规范性。在农机组合式培训的采棉机维修环节,沙雅县与当地采棉机装配企业钵释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参训学员定期走进企业维修车间,与企业一线员工结成“师徒对子”,开展实操授课。培训注重原理讲解,让学员在20天的时间里反复进行操作练习,熟练掌握采棉机结构、工作原理、采头调整保养、作业安全及防火安全技术等核心内容。

在棉花采摘季,沙雅县为学员精心安排实战演练。按照每位学员采花100亩的标准,将他们分配到20余台采棉机上,分批次开展全天候实景采花作业。这种实战化培训模式,使学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作业经验,为未来顺利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确保培训资金合理使用,避免出现资金滥用、滋生懒汉等问题,沙雅县推行政府项目补贴大部分、个人自费一少部分的模式,并针对不同培训项目制定差异化补贴比例。例如,客货运AB照培训补贴7000-8000元,补贴占总费用的比例约55%-60%;大型工程机械培训补贴2000-2200元,占比55%;特种设备(作业)培训、农机组合式培训实行全额补贴,补贴金额1500-6500元。这种个性化、灵活多样的补贴机制,在减轻学员经济负担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加培训的热情与主动性。

典型示范引领 梦想照进现实

在这场如火如荼的技能培训热潮中,众多闪耀的典型人物脱颖而出,他们以亲身经历生动诠释了技能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

33岁的亚库普·图尼亚孜来自红旗镇塔勒克阔坦村。培训前,他工作不稳定,每月打工收入仅3000元左右,家庭经济压力较大。2024年,他参加了拖拉机“驾驶+维修+作业”组合式培训项目。凭借自身努力,他顺利取得拖拉机驾驶证。如今,开拖拉机为他带来了稳定收入,月收入达到5000-6000元,家庭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职业发展也步入正轨。

司马依·艾买提是沙雅镇向阳村村民,家中有妻子和两个孩子。参加采棉机“驾驶+维修+作业”组合式培训项目前,他同样面临工作不稳定、收入微薄的困境,月打工收入约3000元。完成培训取得采棉机驾驶证后,去年他仅开15天采棉机就收入5000元。今年,他计划继续签合同开采棉机,生活前景一片光明。

古勒巴格镇阿克村的伊力哈木·麦合麦提,家中有七口人。2024年,他参加工程机械项目培训。培训前,他开挖掘机月收入4000元。取得操作证后,收入翻番至8000元,并且与本县的建雅公司签订了长期劳动合同。操作证不仅让他工资大幅增长,更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为家庭撑起了坚固的保护伞。

艾则孜·依司拉木和牙生·艾买尔也是技能培训的受益者。艾则孜·依司拉木通过村委会得知驾驶证培训项目后,报名参加并顺利取得B2驾驶证,如今在沙雅县高速负责送砂石料,月收入6000元。牙生·艾买尔经熟人介绍参加培训,取得B2驾驶证后,购置载重货车,从事运输工作,活多的时候月收入高达15000元。

这些典型人物的成功故事,成为沙雅县技能培训成果的有力见证,为广大农牧民树立了可借鉴的榜样,激励着更多人积极投身技能培训,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行动成效显著 赋能乡村振兴

新疆沙雅县“技能照亮前程”行动在农业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斐然。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还为当地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

通过技能培训,一批批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涌现,他们成为推动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采棉机驾驶与维修技能人才的增加,提高了棉花采摘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工程机械操作人才的成长,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能培训不仅提升了农牧民的收入水平,更促进了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投身到农机服务、运输等领域,拓宽了增收渠道,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技能培训还在农村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广大农牧民学技能、求发展的热情。他们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为乡村振兴汇聚了强大的人才力量。

“在这场‘技能照亮前程’行动中,我县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之路,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沙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苗生龙表示,该县将继续深化技能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培训体系,拓展培训领域,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书写更加灿烂的乡村发展篇章,让技能之光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持续闪耀,照亮农牧民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TOP】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