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大 自治区政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繁/简
搜索
icon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州动态
回到首页

新疆巴楚:“四位一体”精准赋能 技能培训照亮纺织产业工人“前程”

  • 2025-08-08 16:53
  • 来源:人社厅
  • 访问量:
  • 【字体:      
  • 分享:

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一项名为“技能照亮前程”的培训行动正结出累累硕果。通过创新构建“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巴楚县精准对接蓬勃发展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需求,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有效破解“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为县域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技能动能。

作为喀什地区首个通过自治区认定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巴楚县已形成从棉花育种到服装加工、交易储运的完整产业链,聚集企业90余家,带动就业2.7万人。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技能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为此,巴楚县人社局聚焦产业所需、企业所急、群众所盼,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职业技能培训新路。

强基固本,精准提升培训能力

“校校合作”引智:巴楚县技工学校与新疆轻工学院深度合作,定期选派纺织专家驻校,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师资培养和技能大赛指导,为培训体系注入“专业基因”。

“援疆赋能”强基:积极争取并投入援疆资金200万元,为技工学校购置先进实训设备,显著提升实操教学条件。

“柔性引才”提质:创新引才方式,投入7.5万元引进资深纺织专家驻校任教,负责教学大纲制定与人才规划编制,确保培训内容紧贴产业前沿。

模式创新,精准提升培训质效

巴楚县的核心经验在于推行高效务实的“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

需求导向,清单管理:建立领导干部包联企业机制,人社牵头多部门联动,常态化走访纺织企业,精准摸排“岗位需求清单”和“培训需求清单”,并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实时发布,确保培训“靶向发力”。

形式多样,按需施训:“工学交替”订单式:针对纺织服装企业需求,学校理论+企业实操相结合,累计订单式培养300名织布工,实现“入学即入职”,月均工资超4000元。

“岗前培训”送上门:将培训服务直接送达纺织服装企业车间,资深技师“手把手”教学,重点讲解岗位流程、工序衔接与应急处理,助力336名新员工快速上岗。

“以工代训”育新苗:把握实习黄金期,组织322名学生进入纺织企业实习,发放援疆伙食补贴42万元,既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又为学生积累经验、明确职业方向。

评价赋能,畅通通道:依托县技工学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新疆喀什纺织服装等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已为400名织布工提供认证并颁发证书。对从业3年以上人员开展中级工认定,获证者纳入纺织协会备案及企业人才储备库,在班组长选拔中优先考虑,营造“学技能、重技能”浓厚氛围。

服务闭环,保障就业:做实培训“后半篇文章”。在技工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4场,促成785人达成就业意向;结业后对30%学员进行就业跟踪回访。邀请优秀学员(就业稳定、收入高)现身说法,激发参训热情。目前,结业学员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政策护航,精准助企纾困

巴楚县积极落实惠企惠民政策,今年以来已兑现职业技能培训补贴、鉴定补贴等940万元,惠及超万人次。召开政策宣讲会4场,主动为新落地企业“帮办跑办”补贴申报,已成功协助申领补贴20余万元,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实现“以业安人、以业稳人”。

技能照亮“钱”程,产业注入活力

培训能力跃升:资源投入与开放合作显著增强软硬件实力。

培训精准高效:织布工培训规模从去年50人猛增至400人,企业岗前培训稳步增长。

就业质量提升:纺织服装企业员工月均工资达3700元左右,较去年增长约9%,真正实现技能增收。

产业人才支撑:为县域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的持续壮大提供了稳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保障。

巴楚县的实践生动证明,“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源”。通过聚焦产业、精准发力、创新模式、闭环服务,巴楚县将职业技能培训送到企业和劳动者身边,有效破解了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了就业质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坚实的“技能力量”。其“四位一体”精准培训模式,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巴楚经验”。

【TOP】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