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大 自治区政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繁/简
搜索
icon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州动态
回到首页

新疆拜城:企校协同精准育才 新型学徒制为产业注入“源头活水”

  • 2025-08-07 19:49
  • 来源:人社厅
  • 访问量:
  • 【字体:      
  • 分享:

为有效破解燃气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难题,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动担当、精准施策,成功促成拜城天山燃气有限公司与哈密伊吾县广汇能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联合开展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该项目聚焦企业核心岗位需求,通过创新模式、精准培养,不仅迅速填补了60名车用加气站操作员、管道燃气客服员的岗位缺口,更探索出一条“政府搭台、企校协同、精准育才”的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为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精准匹配:政府牵线解企忧面对天山燃气公司对一线核心岗位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拜城县人社局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服务,深入企业调研,精准识别出车用加气站操作员、管道燃气客服员等岗位在安全规范、设备操作、应急处置、客户沟通等核心能力上的具体缺口。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高效匹配异地优质职教资源,成功“做媒”天山燃气与哈密广汇能源职校,签订新型学徒制合作协议,有效解决了企业“找谁培”、学校“培什么”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培训资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

模式创新:闭环培育见实效项目构建了高效、务实的培养模式:“四位一体”闭环驱动:创新实施“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培训内容严格对标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岗位规范,以岗位需求为起点,以技能评价衡量培训质量,以就业服务保障培训成效,形成完整闭环,彻底杜绝了培训与就业“两张皮”现象,实现“培训即就业、上岗即培训”。“三位一体”深度融合:打破传统课堂界限,构建“理论+实践”、“课堂+岗位”、“培训+交流”三位一体的企校双元培养模式。“理论+实践”无缝转化:广汇职校讲师讲授燃气安全法规、工艺流程、设备原理、客服流程等理论,企业导师则在加气站、客服中心等真实岗位进行“传帮带”,让学员即时应用理论、深化理解,实现知行合一。“课堂+岗位”场景融合:企业生产服务一线成为核心教学实践基地。学员在真实环境中演练操作、体验工作节奏与压力,技能习得更扎实、更符合岗位情境。“培训+交流”生态营造:通过案例研讨、经验分享、技能比武等活动,营造开放互学的氛围,激发学员内生动力,促进隐性知识传递和企业文化融入。“双导师制”优势叠加: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学校讲师理论扎实、教学规范;企业导师经验丰富、精通岗位细节与标准。双师联合教学、共同指导,确保学员既掌握系统知识,又习得精湛技艺和岗位“诀窍”,显著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聚焦核心:安全规范贯始终安全是燃气行业的生命线。项目将安全操作规范作为贯穿培训全过程的“红线”和“底线”。在理论教学、实操训练、岗位实践的每一个环节,都反复强化安全意识、严格训练安全技能、高频模拟应急场景。同时,培训内容严格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最新规范,确保培养出的学员不仅技能达标,更能满足行业严格的准入门槛和质量要求,切实提升企业整体安全运营水平和服务规范性。

多方共赢:人才活水润产业拜城县天山燃气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的成功实施,实现了企业、员工、学校、政府的多方共赢:企业得人才:精准、高效地填补了关键岗位技能人才缺口,员工岗位胜任力显著提升(尤其在安全规范、设备操作、应急处置、客服标准方面),企业服务效率与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强,人才队伍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员工提技能:学员通过系统化、场景化的培训,获得高质量的技能提升和稳定的就业岗位,职业发展通道更加明晰。模式树标杆:为拜城县乃至更大范围内探索产教融合、精准技能育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经验推广:助力产业新发展拜城县重点围绕“政府精准匹配机制”、“四位一体闭环培训模式”、“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培养方法”以及相关保障措施,形成标准化流程和操作指南。下一步,拜城县将制定专项推广计划,积极向县内能源化工、煤炭开采、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和急需紧缺工种领域宣传推介,引导更多企业与优质培训机构开展新型学徒制合作,不断扩大覆盖面与影响力,使这一创新模式成为驱动拜城县产业转型升级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引擎,持续助力全县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TOP】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