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摘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社保中心坚守初心情怀,紧贴群众需求,强化使命担当,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己任,戮力同心、奋楫笃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社保答卷。
案例正文
■
优服务、提能力
打造“舒心窗口”
完善经办管理体系,推进服务高效便捷。近年来,库车市社保中心持续推进“清、减、压”,打造规范的“一窗办”服务,深化“不见面”服务,推进“一件事”集成改革,探索“社银一体化”合作新模式,实现了14项非核心业务在微信公众号、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掌上办,21项业务在银行网点便利办。自2021年基层平台全面推广应用以来,涵盖全市258个村(社区),配备272个岗位权限,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阿依夏木老人坐在村委会门口,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逢人便说:“上个月协理员给我办了退休手续,今天养老金已经打到了卡里,连镇上也没去就办好了,真是太方便了!”2022年以来,库车市基层平台办理业务31297件,为参保单位和群众提供全网式、全流程、无差别的高效便捷服务。
注重能力素质培养,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依托 “岗位技能大练兵”“业务学习大讲堂”等活动,推进学政策、讲经验、谈体会、做业务深度融合,及时转化学习成果,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工作局面,打造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先锋队伍,持续提升社保经办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经办能力、为民服务意识,综合服务水平更优质、高效、便捷。
■
送服务、办实事
打造“暖心窗口”
推动业务精准下沉,打造贴心为民服务。库车市社保中心采取“5+1” 工作模式,周一至周五做好柜面服务,周六开展“上门送服务”活动,进商铺、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通过面对面宣讲、手把手指导,普及各类社保惠民政策、指导企业网厅申报等,让参保企业和群众更放心、更安心、更暖心 。
“原以为我母亲要到银行柜台才能办理社保卡,没想到你们亲自上门在家中就办好了,当天就拿到了新卡,解决了我的大难题。”郭树荣老人的女儿陈金华感激地说。2022年,已经90岁的郭树荣老人因病长期卧床,社保卡到期需更换第三代社保卡。陈金华将困难反馈给库车市社保中心后,工作人员协同银行员工利用周六来到她家,短短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填表确认、采集影像、卡号变更、新卡激活、资格认证等业务的备案。
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提供社保“到家”服务。大力宣传社保政策,抽调业务骨干录制“社保微讲堂”、拍摄“库车社保说”微视频、制作草根宣讲员弹唱宣传片、选取现实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片、到广播电台做客直播等,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公共交通电子屏、社区商超电子屏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让每一个群众都能“听得懂、算得清”,真正做到政策上门、服务到家,让社保服务惠及民生。
工作人员入户、进乡村宣传社保政策。
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库车市社保中心持续巩固拓展社保扶贫成果,针对低保、特困等特殊群体,持续实施政府代缴保费政策,同时积极关注已脱贫人员参保缴费情况,做到政府代缴不落一人,让政策红利惠及千家万户。2022年以来,完成30374名困难人员参保工作,为9044名困难人员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90.44万元。
■
强监管、抓内控
打造“放心窗口”
建章立制,提高服务规范化。库车市社保中心制定窗口服务准则,落实首接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工作制度,实现了经办制度化、规范化。
健全内控,提高工作效能。持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建立风险防控预警处置机制,健全稽核管理制度,落实稽核内控部门责任。开展基金专项整治,不断提升基金风险防控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数据共享,提高发放精准度。与民政、卫健、公安、残联、司法等部门常态化开展数据联动、实时比对、疑点协查,建立死亡、失踪、服刑人员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及时了解领取待遇人员的生存情况,从源头上杜绝重复领取和死亡冒领待遇现象。通过大数据比对,实现绝大多数人资格认证“无感知、不跑腿、免打扰”,提升了社保服务便捷度,保障了社保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