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二年春天里的一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在乡村小路上,我就看见阿依古丽大姐急匆匆地向村委会走来,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纸,眉头深锁。“小刘,这个失业保险的事情能不能再给我讲讲?我家艾合买提的工作没了……”她怯生生地问道,眼神中交织着期待与不安。
困境与改变:失业保险点亮希望之灯
阿依古丽大姐的丈夫艾合买提原本在一家建材厂工作,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因工厂环保整改停产丢了工作。“我都四十五岁了,哪个厂子还要我?”艾合买提叹了口气,一家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一筹莫展。老母亲需要长期服药,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这对夫妻身上。
“艾合买提大哥,您和工厂签过劳动合同吗?厂里给您缴纳过社会保险吗?”我问道。“合同是签过的,工资条上每个月都扣钱,说是‘五险’,但我们也不懂具体是啥。”我心中一振:“这就好!您参加了失业保险,如果厂子是每月按时给你们缴费的话,是可以申请失业保险金的!”
“现在申请失业保险金很方便,线上线下都能办。”说着我便拿出手机向艾合买提一家演示,“线上可以通过‘新疆智慧人社’APP或者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操作就行,可方便了。”我补充道,“要是不会用手机,也可以去市里社保经办机构窗口办理。”看到他对手机操作不熟悉,我便主动帮他提交了申请。不到一周,艾合买提的社保卡上收到了第一笔失业保险金:1701元。这笔钱能够支付家庭的基本生活开支。
一个月后,没有放弃找工作的艾合买提,通过村委会的就业招聘信息,找到了一份农机驾驶员的工作,签订了劳动合同,“现在的工作离家近,还能照顾家人。”艾合买提的脸上重现了笑容,“最重要的是,我是个‘有保险’的人!”
如今,艾合买提已经成了村里的“社保通”。他经常教邻居们如何使用手机办理社保业务。阿依古丽一家已经成为了村里社保政策的“义务宣传员”。她经常带着邻居来咨询社保政策,用她自己的话说:“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有了社保我们出去打工不用担心!”
回顾:七彩社保照亮民生之路
今年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回顾这段历程,新疆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就像一道七彩霞光,照亮了千家万户的民生之路。
红色是党建引领的幸福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入快车道,基本建成了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橙色是温暖人心的失业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从国有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参保人数比2012年增长了近两倍。月平均失业保险金标准也提高了三倍,真正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黄色是线上线下的便捷服务。如今,全疆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整体联动、业务协同的区地县乡村五级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新格局,进一步巩固了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社保便民服务圈。通过搭建新疆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纵向与全国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衔接,横向与新疆政务服务网衔接,汇聚多部门数据,实现数据赋能;畅通“新疆智慧人社”App等线上服务渠道,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绿色是技能提升的成长通道。失业保险基金支持职工提升职业技能,为更多位“艾合买提”提供了重新起航的机会。
青色是跨省通办的创新突破。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业务实现“全区通办”“跨省通办”,解决了群众跨地域办事难的痛点。
蓝色是基金监管的安全保障。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紫色是民族团结的和谐画卷。社保工作在天山南北铺展开来,用政策的温度温暖各族群众,用服务的真情凝聚人心。
感悟:做社保路上的点灯人
两年的驻村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社会保障不仅是政策条文,更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每一份养老待遇的背后,都是一个晚年的幸福安康;每一笔失业保险金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生活保障。每一次工伤赔付的背后,都是一个劳动者的权益保障。
看着艾合买提从最初对智能手机一窍不通,到现在能熟练地使用“新疆智慧人社”小程序查询自己的社保信息,这种变化让我感到无比欣慰。越来越多的群众像阿依古丽一家一样,从不了解社保,转变为积极参保,享受社保待遇。
七十载砥砺奋进,新时代再创辉煌。站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将继续践行“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承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社保工作,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可靠、充分的社会保障,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贡献社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