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3月4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陈志江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发表题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署名文章。强调要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社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第一职责,以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为第一要务,全力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努力建设西部地区民生保障和人才集聚新高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全国人社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第一职责,以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为第一要务,全力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努力建设西部地区民生保障和人才集聚新高地。
以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为牵引,全力以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作为带动就业的“火车头”,推动稳增长与稳就业政策优化组合,制定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意见,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建立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重大政策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定期归集发布重大项目就业岗位。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聚焦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深入分析用工需求,加强政策支持和用工保障,深入挖掘就业增长潜力,助力产业带动就业、就业服务产业。突出重点环节改革,健全跨区域劳务供需“双向奔赴”对接机制,构建疆内外劳动者“双向流动”就业机制,健全新疆与援疆省市企事业单位“双向招聘”工作机制。突出重点区域支持,深入实施南疆就业促进工程,完善南疆就业促进体系,努力实现就业稳、增收稳、人心稳。
以大规模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把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破口,更加注重向劳动力市场两端发力,以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行动,高标准开展多元化、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合作,拓展“人社+N”培养模式,推动构建产业龙头企业牵头、相关重点企业共同出资、技工院校提供培训资源的产训评一体化技能生态链。深化技工教育改革,拓宽技工教育发展通道,推动与援疆省市采取“2+N”模式联合培养新疆籍学生。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公共就业服务“四维一体”联动机制,高质量构筑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加快培育一批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完善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功能,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五级经办体系,打造“就在新疆”最响品牌。
以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区域人才高地为目标,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紧紧围绕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深入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建设人才集聚新高地,在人才引进、培养两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充分用好人才发展基金,组织实施好“天池英才”引进计划,以开放视野加快引进各类战略人才,优化引才支持保障机制,积极构建大引才工作格局。加大人才培养集聚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和机制,健全人才评价体系,优化职称破格晋升通道,完善博士后制度政策,抓好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建好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一扶”等人才队伍,加快构建与新疆推进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人才服务体系,营造近悦远来、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以健全多层次社保体系为抓手,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社保制度改革,促进制度成熟定型。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健全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完善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推动集体经济补助居民参保缴费试点,引导城乡居民提高缴费档次或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全面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规范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征收制度,推动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实缴实记。实施社保高质量参保行动,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增强社保基金服务民生、抵抗风险的能力。
以推进共同富裕、提振消费为着力点,健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手段,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机制,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落实最低工资评估机制,适时调整自治区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和工资决定体制,合理确定并规范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薪酬、津贴补贴。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水平。完善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扎实开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高层次人才工资收入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政策。做好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强化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和工资待遇保障。
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底线,提高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质效。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人社领域风险防控的有力措施,着力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争议处理、行政指导和监察执法机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引指南落实,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执法,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劳动者在自由、平等、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体面工作。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五项制度”,扎实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畅通维权渠道,加大联合执法,强化欠薪隐患排查和风险防范,依法严惩恶意欠薪行为,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